又到螢火蟲的季節。
螢火蟲可說是環境指標性生物,環境污染、破壞以及光害都有可能使其數量驟減。
近年來在努力之下,螢火蟲終於慢慢的回到了我們周邊。
在無遠佛界的網路中,我找到了一個既可賞螢又富教育意義的地方「台灣煤礦博物館」。
本來是想上星期日去,但由於預約不到,所以就改到這星期日。
早上跑完步後就先回家休息,近中午再出發由深坑坐公車去平溪。
先一個左轉再一個右轉,轉阿轉的,終於在我快要不行前青桐到了。
下車後我們先在青桐到處晃晃,吃點小吃等待小火車由青桐再到十分。
星期假日的平溪果然是人潮洶湧,搭車時還差點坐不上車。
在幾番轉車後,我們終於來到煤礦博物館的山下售票處。
購票後,小姐告訴我們,這只是售票處,博物館園區要再往上走。
去園區有幾個方法,一是走到月台公園搭台車,
不然就是請要上去的人順道在我們上去。
既然來到這,當然要來點不一樣的,二話不說,搭台車去!
爬山雖然不是我的強項,但跟肉腳姊姊相比,呵呵…錯錯有餘阿!
大約走各四五層樓的階梯後,我們來到「月台公園」。
月台公園是園區的煤斗車行駛的終點,我們就先在這裡等待「煤斗車」的到來。
由於煤斗車的車頭只有一個頭登,遠看就像獨眼龍,車體為日本進口,因此也暱稱它為「獨眼小僧」。
仔細一看,原來煤斗車的動力是由裝載著許多電瓶的車頭帶動車子行走。
開著開著煤斗車就這樣駛進了主園區。
到達園區後我們先聽解說員講解煤礦業的歷史與演進,
包括有煤礦的種類、開挖的方式、礦坑的型態以及礦工的辛酸等等。
聽完解說後,我們就在園區內走走,到處看看,等待夜晚的來臨!
園區內的種著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而且都照顧得很好,看得出經營者的用心。
夜晚終於悄悄來臨,山裡就是山裡,日夜溫差真大,
早上還熱到會流汗的,晚上冷到我四肢冰冷。
我們吃完飯後就趕快先躲進教室,一來先佔個好位,二來還可以避避寒。
而且先進去果然是個明智的選擇,因為今天賞螢的人數遠超過教室裡有的椅子。
在經過一番有獎徵答後,就近入今天第二個主題「螢火蟲」。
簡介結束就是今天的高潮「賞螢」。
在園區舉辦的賞螢特別之處在於,他是以台車載著賞螢的旅客沿途欣賞螢火蟲。
傍晚剛入夜的時刻沿路上可以看到不少螢火蟲一閃一閃的在那裡亮著。
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那是他們尋找伴侶方式。
在茫茫草海它們燃燒生命,找出生命中的另一半,為的就是延續種族、繁衍後代。
而若今年的找伴失敗,那就代表著明年螢火蟲數目會減少甚至消失。
所以當你很開心的在欣賞螢火蟲時,記得把你的照明設備減至最低,
一來是方便觀察,再者明年的此時才能再見螢火蟲!
賞螢之後,來平溪不能免俗的就是要放天燈。
經過大家的巧思與巧手加工後,一盞盞天燈就在一聲令下同時飛往天際!
原本在放完天燈後,我們是要趕快收拾行李搭車去,
不過在機緣巧合下,跟館員暢談勝歡,就這麼順路的載我們下山回到深坑!